Want to be a better girl, for you...

Name: Zhuo

Sign: (Smart, indenpendent and free spirited) Aquarius

Hobby: Shopping, Karaoki singing, dancing, camping, BBQing

Collections: Jewelry, eye shadow, cartoon pictures, cool girlfriends

Attractiveness: too many to list ^_^

Weakness: not good with kids or animal, can never pass 50-meter dash test in PE class

Favorite food: Beef jerky, almost any type of fruits

Favorite fashion brand: Calvin Klein, Bebe, Aldo...

Dream: Make a TV program talking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while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Monday, August 25, 2008

结束就是新的开始

奥运会就这么结束了挺有些不心甘情愿的。要抽身走出这两周以来为奥运废寝忘食甜蜜煎熬的日子就像是失恋,不可自拔却无可奈何。

我自忖是个荣辱不惊的人,但看到中国在自家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还是无法掩藏的比吃了冰摩卡还受用。最重要的不只是拿了最多的金牌,而是看到中国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还在很多新兴发展的运动项目里跃居前位,有的运动我甚至以前从未听说过,比如蹦床(当然我本身是属于比较孤陋寡闻的那一种:P)。运动员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比如说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艰苦枯燥的训练,又比如说在面对期待已久的成功或突如其来地失败时还能心悦诚服的欣赏对手的长处。

闭幕式里的那个“塔”给人感觉有点复杂得过于玄乎,不过没有出什么意外就好,也算是圆满闭幕了(不管是谁编排的,人都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嘛!) 。连NBC里那个经常主观臆断让人很反感的主持人Bob都改变口径,说中国之行是他主持奥运转播多年以来很美好的一次经历。我想主办一次奥运对文化的宣传达到这一程度就算打了满分了,以后中国给世界的印象就要靠更多平凡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了。

(顺便说一句:很喜欢上NBC早间介绍中国文化节目的那个叫“Ju Ju”的女孩,恬静文雅又颇具时尚品味,在美国人面前不卑不亢,把细致的中国传统从小处一点点的娓娓道来,让人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真的很给现代中国女性长脸!)

Tuesday, August 19, 2008

梦中的婚礼

小时候我很喜欢跟着妈咪去参加婚礼。虽然不明白大家在乐什么但看见一大堆人和好吃的心里就激动。再大一点看过了译制片《茜茜公主》以后便对盛大婚礼顶礼膜拜到了极点,心里暗暗的成天想着有朝一日也有同样情形的婚礼:英俊得让人喘不过气但偏偏只对我一往情深的新郎;华丽得一坐下去就盖住整个沙发的带多层蕾丝花边的低胸束腰婚纱;钟鼓齐鸣的宫殿般庄严雄伟的教堂;有天使般脸蛋的拖着我超长婚纱华丽后摆的花童;夹道欢呼的人群;……

很多年过来了这样的婚礼没有实现(本来打算用来当花童的表弟表妹都已比我高过半个头,拖裙摆只怕新娘春光就全泄了:D),倒是渐渐发现了美满姻缘必须依仗比盛大婚礼更富有挑战性的很多东西。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中学的铁杆姐妹和大学的闺中密友中虽不乏秀外慧中的,经历轰轰烈烈婚礼的迄今为止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昨天参加了同事韩国妹妹Euijung的户外婚礼,虽然规模较小,看上去准备稍有不足(新人居然不知道誓言的完整内容:P),但新人彼此用心承诺的那一刻给人的感觉只能用美好来形容。婚礼的照片已经上传,欢迎欣赏。

Friday, August 15, 2008

老式冰箱与基督徒……

不知道我是不是当今唯一一个须要给冰箱定期除霜的人。这件事情枯燥得像写思想品德课的家庭作业,而又极具挑战性与养宠物带小孩不相上下。

我总是等到冷冻柜周围的霜厚到几乎影响关冰箱门或是柜里冻的食品已经不太拿得出来的时候才会下定决心除霜。通常的步骤是去除电源一天等霜变成冰块后用我最坚硬的工具又敲又打。凭心情而定,有时候把自己想像成冰雕艺术家,有时候感觉自己在发泄心里悄悄积聚了许久的不快。这两天也许受了奥运精神的启发,我决定挑战常规,为自己寻求一条更加爽快彻底的除霜途径。稍加研究之后,我勇敢地设想将冷冻柜完全取出。然后在出了一身汗累酸了两条胳膊下了5个螺丝之后,我发现此目标是无法实现的。用尽浑身余力,我终于上回了3颗螺丝还原了已经有些歪斜得不成样子的冷冻柜,好在冰箱还正常运转。

突然想起几年前一个基督教朋友Judy给我讲的她的冰箱的事(目的是为了证明上帝的爱无所不能):她所住的公寓的冰箱很老旧,她几经央求房东更换冰箱未果。于是日夜祈祷。一天冰箱彻底坏死,房东只得给她一个崭新的冰箱。新冰箱装好之后她才发现旧冰箱的电源未插上……

我一度对这个由她眉飞色舞讲出来的故事嗤之以鼻,认为她和上帝一起欺骗了那个可怜的房东老头,但是现在我非常同意她的做法。也许从现在起上帝每天收到的愿望中也会包含我的一个新冰箱吧。:D

Thursday, August 14, 2008

在游泳大国看体操

这两天每晚都熬到半夜,拼命祈祷(形式比较自由多样,总之很诚心),直到当天备受关注的中国运动员拿到金牌为止。下午医院的帅哥Ryan跑来说体操不好看,因为裁判主观判断因素太重。我想他心里一定酸酸的,因为中国目前包揽了所有体操金牌。

因为身处美国,于是就一天到晚在电视上见到Michael Phelps--美国国宝级游泳神童。游泳比赛名目太多,实质性区别又不大老让人以为是在看重播。而且由于Michael实力太强,把有他的比赛都弄得特别没有悬念。:P 今天吃饭时Heshan和我愤愤的合计着中国今后应该致力于要求增加跳水项目,譬如说5米, 8米, 12米跳板/跳台……

Heshan是个名副其实的好fan, 她这几天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狠命练习游泳,有时居然一天去两次。相信如果全世界人民都这么干,下一届奥运会Michael Phelps就不会再是神话了。:)

Tuesday, August 12, 2008

Go China!

期待了好久的北京奥运会终于开始啦!在这一年里中国经受了多少困难和考验啊,有自然灾害,有人为破坏。但是这个优秀的民族硬是咬着牙而且面带微笑的挺过来了。

8月8日晚上的北京震惊了整个世界,第二天早上各国报刊的头版头条都充满了描述奥运开幕式的华丽辞藻。收音机说美国当晚收视率是暨Superbowl (美国橄榄球冠军赛,美国面年电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据说这一天的食品消耗量仅排名感恩节之后)以来最高的。虽然外国人里有很多聪明开化的,但也有不少对中国文化理解得狭隘而且过时的--他们以为唐人街上的劣质商品代表中国文化,以为中国人都长得像Lucy Liu,他们甚至把米饭浇上酱油当菜吃!……开幕式的精彩表演给全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虽然第一天出现了那个用网上的话说“像吃了苍蝇屎”一样令人恶心的凶杀事件,相信中国作为东道主的友谊和热情还是会被大多数来宾感受到的。

这两天决定除了上班足不出户的守着奥运频道,虽然只能从美国电视台选择性播放的电视节目中为中国队加油,但心想说不定这样的诚心也会通过意念场以某种方式转化为力量传送给运动员们的。

昨天Elena从地球的那一边来信说,她在看奥运,边看边想我。:)

2008 Denver JSM

曾经因为每个月回盐湖城转机的缘故而多次停留与Denver机场。对那里的印象只有候机厅中间用来代步的长得好像没有尽头的直线型平地电轨。这次由于JSM的缘故终于可以比较仔细地品味这个城市的中心。

我所住的Marriot宾馆两条街以外就是市中心热闹而著名的购物街(16th street Mall) , 我很快就稍许失望的发现其实街上衣饰店甚少,但由于其聚集了超过200家的餐馆,仍然是最激动人心和永远人头攒动的地点之一。(我个人认为此街改名为餐饮街更为恰当。)穿梭于众多餐馆之中让我非常怀念北京多年以前曾经有过的“小吃街”。我和浩子刚认识的时候曾去那里的各种小摊上饱餐了稀奇古怪却美味无比的小吃。后来那条街可能因为“影响市容”而不复存在了,正如浩子和我携手的10年时光。

Denver市中心虽然不乏高楼大厦,但是正在施工中的建筑和有些杂乱无序的停车场破坏了它的整体和现代美。用了半天时间随会议团进行了进行了“Denver历史行”旅游活动。口若悬河的导游愣是把不够大,不够美,也不够现代的Denver的历史用许多故事娓娓道来,让人边看城市风光边听有关它的“花边新闻”,兴致盎然。参观了Titanic(“泰坦尼克号”)影片中传奇女主人公的原型Molly Brown的故居博物馆。她由于两次遇到沉船事故而幸存而被誉为“unsinkable (永不沉没)的Molly Brown”。 见了真人当年的照片--虽不似Kate Winslet 饰演的那般美貌,却也高大丰腴颇有几分神似。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有着深遂双眼的美丽而小巧玲珑的介绍员小姐和Brown家用来召唤佣人的简单却很聪明的装置--每次召唤时,盒子的铃声便响起,伴随着小指针指向召唤发出的房间。导游还带我们参观了古老而富丽堂皇的具维多利亚式建筑特色的星级宾馆“Brown palace hotel”。在那里由一个精心设计的“错误”--豪华栏杆上倒置的花纹,而得知一个美国建筑界常信奉的定律: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正和着中国古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JSM除了大大开发了统计师们的旅游兴趣以外,还提供了和难得一见的界内朋友们聚首的千载良机。这次除了见到导师Rich, 教授Xiaoming,Larry, 朋友Harry, 新婚不久的可爱漂亮的双鱼座妹妹Nancy和曾经雇佣我做实习生后因为我找到正式工作而辞去的雇主Weining以外,还喜滋滋的认识了好几个不错的朋友。

从费城来的Jen和我是在周二晚上的舞会上认识的。我们都是只身前去,一见如故。她说我是她几天会议中见到的“最友好”的人,而谈话中我发现她是除我自己以外最不对理论课感冒的人--她甚至给自己编了个“Applied Statistician” (实用统计师)的名衔。:)由于腼腆,我们互相安慰对方说即使做了“壁花”也不要紧。可惜后来我被音乐感染加入了“群魔乱舞”,而整晚再也没有在黑暗的观众中看到她。

那天晚上和从休斯顿来的Michael跳过一支舞,而第二天下午他仅凭我的背影便准确的叫出了我的中文名字。我对他的深刻印象开始于一起上课--他不慌不忙的从兜里掏出一个环形中空的软绒垫子放在凳子上才坐下。我打趣的说“你真会享受生活”,而眼中闪着好奇而略带惊讶的问号。他笑着解释说是为椎骨受了伤不可久坐的缘故。然后我们从受伤聊到运动,聊到中国气功,基督教,他的前女朋友和我的前男友。一直聊到每人喝完了一个大杯的石榴汁,走过了7、8条街……

几天的会议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快乐的回忆。而现在的我像只栖息在安乐窝中的小鸟,成天唱着“home, sweet home”……